激发基层组织活力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来源: 作者: 时间:2020-07-13 10:54
崇左新闻网是综合新闻门户网站,面向广大网民和网络媒体,快速、准确地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多样化资讯。

  (原标题)如何解决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威望低的问题?如何破解村级集体经济“散、小、弱”的困境?这是脱贫攻坚路上亟待突破的瓶颈。且看大石山区天等县如何弘扬“天等不等天,苦干不苦熬”精神,大胆“亮剑”——
激发基层组织活力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 本报记者 陈文圣 通讯员 卢毅峰 李志高


  脱贫攻坚战以来,面对村级集体经济“散、小、弱”的严峻形势,天等县强化党建引领,注重统筹谋划,提出了“全面消除空壳村、持续壮大薄弱村、巩固提升富裕村”的发展思路,整合资金资源,依托产业优势,因地因村施策,推动集体经济在爬坡过坎中“破茧成蝶”。


  盘活各方资源,让基层党组织“活起来”


  近年来,天等县积极盘活各方资源,切实让基层党组织“活起来”——


  驮堪乡南岭村整合党组织扶持资金、脱贫奖励资金和挂点领导扶贫资金,在天等县城购置商铺,通过出租商铺获得1.5万元收入;


  把荷乡把兰村争取到崇左市人大机关10万元帮扶资金进行建设铺面出租,每年所得3.6万元租金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此外,天等县通过实施“能人引领”工程,依托党群致富孵化基地培育致富能人,大力选拔致富能人进村“两委”班子,提升“双带”能力,重点培训了136名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服务等方面的乡土人才,形成了“党员骨干带头、合作社推动发展”模式。


  以“把荷芋头”为例。把荷乡充分发挥党员骨干“双带”作用,鼓励引导党员带头成立合作社,带领群众(贫困户)抱团发展致富。把兰村支书许乃通、副支书农成强成立的“通强芋头合作社”和党员致富带头人黄植彬成立的“丰盛果蔬专业合作社”率先组织带领本村村民探索发家致富之路。他们先后建立8个试验区、选取18个不同品种农作物,进行试验种植,选出了适宜把兰村发展的作物品种;以“支部+基地+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抓好经济果蔬种植,丰盛果蔬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15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每户入股土地3—10亩不等,每年收入达0.7—1.5万元。


  在党员先锋带头发展的引导以及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驱动下,把兰片区党总支迅速吸纳带动把兰、巴龙、万合、那样等4个村2329户群众种植芋头,芋头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各农户芋头种植每亩收益提高到3500元—5000元。


  谋篇布局促产业,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


  2015年之前,天等县有11个村(社区)有村集体经济收入,113个村(社区)是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单一,绝大部分村(社区)通过出租水库山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方式,每年获得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近年来,天等县坚持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充分弘扬“天等不等天,苦干不苦熬”的天等精神,用活各项扶持政策,充分挖掘农村潜能,借力发力,着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彻底消灭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


  天等县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的重要抓手,研究制定《天等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规划》《天等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凸出顶层设计,扎实推动落实。


  天等县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列入“书记工程”抓紧抓好,形成“县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驻村第一书记、村党总支书记”四级书记联动管理体系。同时,将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评、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等重要内容,从而形成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凸显火车头效应。


  检验农村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稳固壮大,天等县坚持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实效管用的原则,发挥多元模式,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全面开花。


  ——打造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通过整合124个村(社区)集体经济资金,投入村级集体经济金鸡产业园建设,将园区出租给北京德清源公司发展蛋鸡养殖,每年获得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00万元,实现村级集体经济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引擎。


  ——盘活物业经济。把发展集体物业经济当作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一条主要增收途径来抓,大力发展“飞地经济”,整合49个贫困村村集体经济资金在县城优质地段的财富中心、丽阳天下等楼盘购买联排铺面,形成固定资产返租给房地产开发商,每年收益165万元。通过购买铺面,盘活旧村委楼、旧学校校舍、旧厂房等闲置的集体资产,出租给个体户或公司,获取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加大村企合作。充分发挥“扶贫车间”、龙头企业等特色项目优势,加大村企合作,实现抱团发展。目前,全县有38个贫困村与东泥水泥公司开展村企合作,每年获利58万元。投入250万元与一批“扶贫车间”合作,有7个村受益。


  如今,天等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逐渐壮大,2019年底,全县124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4万元以上(含4万元),其中119个村(社区)达5万元以上。


  老土地生新金,让村干部腰杆子“挺起来”


  看着地里的甘蔗长势良好,天等县福新镇福宁村党支部书记赵伯飞心头欢喜。


  “甘蔗每长一寸,我们的幸福感就增加一尺。”赵伯飞很幽默,从他脸上洋溢着的灿烂笑容来看,甘蔗种植的确给他带来了满足感。


  福宁村资源匮乏,土地贫瘠,生产方式传统而落后,村民生活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2018年夏,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福宁村结合实际情况,开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甘蔗种植。


  “我们流转出400多亩土地,连片种上优质品种甘蔗,2019年底入厂原料蔗710多吨,收入37多万元。”从无到有,一有就是37万,赵伯飞当然有开心的理由。


  不仅如此,福宁村还与大型养殖企业和合作社合作,引领产业发展,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甚至光伏、旅游等新兴产业,都是福宁村的投资领域。


  “再加上其他零星收入,我们村一年的收入在50万元左右。”赵伯飞说,有了钱,除了留做再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外,钱都花在增加村民福祉上——


  投入1万多元,建设那排屯道路护栏;购买生活用品,充实到“爱心超市”;增加慰问,为贫困户、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众提供帮扶……一项项民心工程,提升了群众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挺直了党员的腰杆,凝聚了民心。


  “村级集体经济壮大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有了重要支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也增强了。下一步,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好收益金,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循环发展。”赵伯飞信心满满地说。


  天等县以党建引领,推行“党建+产业”发展模式,构建党群致富共同体,通过建立产业孵化基地、养殖小区等,打造天等肉牛养殖、富硒米、黑豆、肉鸡、蘑菇等规模化发展,建成5个片区产业和21个党群致富孵化基地,50多个肉牛、肉鸡等养殖小区,覆盖35个村,辐射带动2万多贫困人口增收,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


  为破解村级集体经济有钱不敢用、不会用难题,天等县强化资金分配,规定村级集体经济收益金优先用于扩大再生产、困难群众扶贫帮困、改善人居环境、乡村建设等公益事业。此外,天等县还拿出10%的比例重点奖励带头带动、参与推动本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产业的村干部。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